> 中国新闻 >

高铁驶来,为泉州文旅迎来加速度

2025-08-28 14:56 来源:综合

       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附近,几十艘渔船浩浩荡荡穿行于大桥之下,开启新一轮出海作业。渔船与铁路桥上演惊艳同框,十分壮观,渔船旗帜与桥墩交相辉映,船笛与高铁呼啸同频共振,绘就了一副现代“耕海图”。福厦高铁全长277公里,是我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铁,跨越湄洲湾、泉州湾与安海湾三个海湾,全长20.305公里的泉州湾跨海大桥,海上桥梁长8.96公里,跨越泉州湾的主桥长800米。

        7月1日全国铁路运行图调整后,AD钙奶”动车组自七月起在兴泉铁路上纵横驰骋,那崭新的“中国红”与“国槐绿”交织的车身,载着旅客穿山越岭,到达泉州市区与福建省会福州。从德化到福州只需2个多小时,而且无需换乘。这种便捷的直达服务不仅缩短了时空距离,更让山区百姓的出行从“将就”变为“讲究”。

       交通便利性的提升,直接带动了泉州文旅市场的繁荣。2025年春节假期,泉州市累计接待游客1011.59万人次,同比增长23.6%;旅游总花费100.96亿元,同比增长25.9%。这一数据创下了同期历史新高,泉州入选“去哪儿旅行”春节酒店预定增幅TOP10城市,并在“马蜂窝”《2025热度涨幅最快的年味儿小城TOP10》榜单上位列第一。

       更令人欣喜的是游客结构的变化。今年上半年,泉州市外地游客占比达58.96%,同比上升6.06个百分点;省外游客同比增长33.6%。入境旅游表现尤为亮眼,实现了翻倍增长,外国游客接待量增幅达135.3%,领跑全省。

       高铁带来文旅融合的精准举措。面对高铁带来的机遇,泉州各级部门积极应对,推出了一系列精准措施。德化在动车开通次日便推出“凭福厦抵德动车票免景区首道门票”政策,游客持票可畅游石牛山、九仙山、云龙谷三大景区。这一政策迅速转化为客流引擎,动车开通首周,景区预约量较上月增长超三成。泉州还实施了“三个100”惠民举措:100场街头巷尾的微演艺、100条文化探源的精品线路、100处遍布城乡的优惠消费点,旨在为各地的游客增强泉州印象,将泉州特色的文化,特色的美食分享给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,留下一个难忘的旅行。

       高铁飞驰,加速经济流动并反哺铁路。今年上半年,泉州共计89个文旅重点招商项目成功签约或达成合作意向,总投资高达720.45亿元,同比增长24.5%。这些项目的落地,必定使得泉州文旅发展更上一个台阶,文旅发展带来的是基础设施的建设、传统民俗活动的兴旺、衣食住行全方位的提升,助力旅游经济的成熟。同样,随着文旅的发展,带来的是城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,传播到更远更广阔的地方,为铁路带来更多的客流,这便是文旅与交通相互依赖,相互促进的展现。

       风驰电掣的动车组,已经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。它让“朝赏德化白瓷技、午食泉州姜母鸭、晚登清源饮乌龙”成为现实,更让海丝名城泉州迎来了文旅发展的黄金时代。(陈震离)